查看更多
扫码关注我们
了解更多信息
在本系列前期干货分享中,我们分别介绍了细胞凋亡概况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的分子信号,包括MAPK信号通路中的多通路途径调控细胞凋亡,而Caspase蛋白家族则是细胞凋亡的核心执行者。本期的主角是目前公认抗细胞凋亡的关键信号—PI3K/AKT信号通路,它既能抑制促凋亡信号也能增强抗凋亡途径,以维持细胞存活。
一、PI3K/AKT信号通路概述
PI3K/AKT信号通路是细胞内一条高度保守的信号转导通路,主要通过磷脂酰肌醇3-激酶(PI3K)和蛋白激酶B(AKT,又称PKB)介导,调控细胞的生长、增殖、存活、代谢及凋亡抑制等关键生物学过程。该通路通过细胞膜受体,例如受体酪氨酸激酶(RTK)和G蛋白偶联受体(GPCR)等感知生长因子、激素或细胞因子等信号分子,进而激活下游效应分子,最终影响细胞功能,尤其是对细胞凋亡的影响。
二、PI3K/AKT信号通路组成
1. PI3K
PI3K是一类能够催化ATP的γ-磷酸基团转移至磷脂酰肌醇D3位的脂质激酶家族,同时具有丝氨酸/苏氨酸激酶活性。根据结构特征与底物类型,PI3K分为I类、Ⅱ类和Ⅲ类:
图1.PI3K的组成成分[1]
(1)I类PI3K
I类PI3K是一种异二聚体,由一个p110催化亚基和一个p85调节亚基组成,它能直接响应细胞外生长因子的信号传导,通过与受体结合被激活,进而引起其下游信号传递。I类PI3K是该家族中研究最广泛、与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关系最为密切的类型。I类PI3K又可进一步分为IA型和IB型:
①IA型:由一个催化亚基(p110α、p110β、p110δ)和一个调节亚基(p85α、p85β、p55α、p50α、p55γ)组成。其中,p110α、p110β广泛分布于各类细胞中,p110δ则在白细胞中表达;p85α是调节亚基的主要亚型,通过SH2结构域结合磷酸酪氨酸位点,抑制p110催化活性,同时具有独立于 p110 的功能,如信号适配、调控 PTEN等。
②IB型:由催化亚基p110γ和其他调节亚基如p101或p84构成,通过GPCR下游G蛋白激活,参与免疫和炎症反应。
图2. I类PI3K不同亚基的蛋白结构[2]
(2)Ⅱ类PI3K
Ⅱ类 PI3K为单体脂质激酶,无调节亚基,其催化亚基包含 Ras 结合域(RBD)、螺旋结构域和催化结构域。根据催化亚基类型可分为PI3K-C2α、PI3K-C2β和PI3K-C2γ三种亚型,参与葡萄糖转运、细胞迁移、细胞生长及细胞存活等过程。
(3)Ⅲ类PI3K
Ⅲ类PI3K为异二聚体,由催化亚基VPS34和调节亚基VPS15(p150)组成,其中VPS15通过结合磷脂和钙离子稳定VPS34的构象并激活其催化活性。VPS34通过磷酸化磷脂酰肌醇来生成磷脂酰肌醇3-磷酸(PI3P),这是一种对自噬体形成至关重要的磷脂。
2. AKT
1977年,AKT首次作为逆转录病毒AKT8的癌基因(v-AKT)被发现,可诱导小鼠淋巴瘤的形成。直到1991年,科学家鉴定出人类AKT基因,因与PKA、PKC同源,也被称为PKB。随后发现AKT家族包含三个成员:AKT1(PKBα)、AKT2(PKBβ)、AKT3(PKBγ),均由独立的基因表达产生:
(1) AKT1: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14q32,广泛表达于全身组织,主要在肝脏、心脏和骨骼肌中表达。它通过调控细胞增殖、存活和胚胎发育,在维持组织稳态中起核心作用。
(2) AKT2: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19q13,主要高表达于胰岛素敏感组织,如骨骼肌、肝脏、脂肪组织和胰腺β细胞。其核心功能是介导胰岛素信号传导,促进葡萄糖摄取和代谢,因此在2型糖尿病和肥胖中起关键作用。
(3)AKT3: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1q44,主要在大脑和睾丸中表达,它参与神经元存活、脑发育及生殖功能调控,其失调与阿尔茨海默症、胶质母细胞瘤等神经系统疾病密切相关。
此外,AKT通过两个位点的磷酸化被激活,分别位于催化结构域的激活环和C端的疏水(HD)结构域。所有AKT蛋白亚型均具有以下结构特征:
(1)N端PH结构域:负责与磷脂结合,包括PI(3,4)P2和PI(3,4,5)P3;该区域与催化结构域连接;
(2)催化结构域:含有关键苏氨酸残基,AKT 1-3的苏氨酸残基位点分别为Thr308、Thr309和Thr305,对酶激活至关重要;
(3)C端HD结构域:位于催化结构域后,含有一个对酶完全激活必须的丝氨酸残基,AKT1-3的丝氨酸残基位点分别为Ser473、Ser474和Ser472。
图3. AKT三种亚型结构域[3]
三、PI3K/AKT信号通路激活与抑制
1. 通路激活
上游信号分子可以触发PI3K的激活,包括IGF或EGF等生长因子,激活过程如下:
(1)生长因子结合受体:IGF、EGF等生长因子与细胞膜上的RTK结合,RTK发生二聚化并自磷酸化,进而使衔接蛋白IRS-1磷酸化,形成p85结合位点;
(2)PI3K募集与激活:PI3K的调节亚基p85通过其SH2结构域识别并结合磷酸化的IRS-1,解除其对催化亚基p110的抑制,激活PI3K;
(3)PIP3的生成:活化的PI3K催化底物PIP2转化为第二信使PIP3;
(4)AKT膜定位与完全激活:AKT通过其PH结构域特异性结合PIP3,被锚定至质膜内侧,导致其构象改变,暴露出磷酸化位点Thr308和Ser473;
(5)AKT完全激活:PDK1负责磷酸化Thr308,mTORC2或PDK2负责磷酸化Ser473,双位点磷酸化后使AKT完全活化,随后脱离质膜,通过磷酸化下游靶蛋白以调控细胞存活、增殖和代谢。
图4. PI3K/AKT激活过程[4]
2. 通路抑制
为维持信号动态平衡,该信号通路受到多层级的负调控,抑制过程如下:
(1)PIP3信号终止:
① PTEN:磷酸酶PTEN通过将PIP3逆向转化为PIP2,直接终止PI3K/AKT通路的信号传递。
② SHIP1/2:可水解PIP3生成PIP2,抑制AKT的膜定位与激活。
(2)抑制AKT激活:
蛋白磷酸酶PP2A和PHLPP分别去磷酸化AKT的Thr308和Ser473位点,阻断AKT的激活。
(3)下游负反馈调控:
p53激活PTEN的表达,抑制PI3K/AKT的激活;mTORC1的底物p70S6K抑制mTORC2的活性,从而减少PI3K/AKT的激活,形成负反馈环路。
PI3K/AKT信号通路的异常活化与癌症、糖尿病及神经退行性疾病密切相关,使其成为抗肿瘤靶向药物研发的核心靶标。
图5. PI3K/AKT的抑制[4]
四、PI3K/AKT信号通路抗细胞凋亡机制
PI3K/AKT信号通路是细胞内调控生存与凋亡平衡的核心枢纽之一。在生理状态下,该通路通过响应生长因子、细胞因子或外界刺激被激活,介导细胞增殖、代谢和存活等关键生物学过程。然而,在病理状态下(如肿瘤发生),PI3K/AKT通路的异常活化通常会抑制细胞凋亡,促进恶性表型的发展,这一现象与PTEN等负调控因子的失活密切相关。
图6.PI3K/AKT磷酸化其下游底物抑制凋亡https://www.creative-diagnostics.com/PI3K-AKT-Signaling-Pathway.htm
1. PI3K/AKT与Bcl-2家族
Bcl-2家族蛋白主要通过调控线粒体依赖性凋亡途径来调节细胞凋亡,家族蛋白包括抗凋亡蛋白Bcl-2、Bcl-XL等,以及促凋亡蛋白Bad、Bax、PUMA等。PI3K/AKT信号通路是调控Bcl-2家族蛋白活性与表达的重要上游信号,进而在抗细胞凋亡中发挥关键作用[5]。
① Bad:活化的AKT可直接磷酸化Bad的Ser112位点,14-3-3蛋白则与磷酸化的Bad结合,使其与线粒体表面的抗凋亡蛋白Bcl-2/Bcl-XL解离,从而抑制Bad的促凋亡活性。
② Bax:AKT磷酸化Bax的Ser184位点,可阻止其向线粒体转位,抑制其介导的线粒体功能障碍,进而抑制细胞凋亡。
③ PUMA:PI3K/AKT信号通路可通过调控多种下游效应因子来间接抑制PUMA的表达,包括磷酸化抑制转录因子FoxO3a的功能、下调p53的表达等,这些因子都能促进PUMA表达,诱导细胞凋亡。
2. PI3K/AKT/FoxO信号
哺乳动物FoxO蛋白家族是一类转录因子,属于Forkhead转录因子超家族中O亚家族成员。该蛋白家族在细胞周期、生长、凋亡以及代谢等细胞生命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。FoxO可通过多种途径抑制细胞生长、启动凋亡信号,包括诱导Bcl-2家族中促凋亡蛋白Bim、PUMA的表达、死亡受体配体Fasl的表达,以及促进细胞周期阻滞蛋白p27和p21的表达。
已有研究表明,PI3K/AKT信号通路的激活可促进FoxO磷酸化,使其与细胞质中的14-3-3蛋白结合,将其隔离在细胞质中,无法向细胞核转移,失去转录活性,抑制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,进而抑制细胞凋亡。
图7. PI3K/AKT介导FoxO磷酸化抑制细胞凋亡[4]
3. PI3K/AKT/NF-κB信号
与FoxO转录因子的负调控不同,PI3K/AKT可正向调控转录因子NF-κB,从而促进细胞存活相关基因的表达。NF-κB是多种抗凋亡基因表达的关键激活因子,例如抗凋亡蛋白Bcl-2、Bcl-XL以及Caspase8抑制剂FLIP等。PI3K/AKT的激活促进了NF-κB抑制性辅因子IκB的磷酸化,并促使其降解,从而释放出具有转录活性的NF-κB。NF-κB入核后诱导抗凋亡蛋白的表达。相反,当PI3K/AKT信号减弱或抑制时,NF-κB的活性也相应降低,导致细胞更易发生凋亡[5]。
4. PI3K/AKT/mTOR信号
PI3K/AKT/mTOR信号通路通过多层次的调控网络,在细胞凋亡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mTOR作为PI3K/AKT信号下游的一个关键调控点,主要通过形成mTORC1和mTORC2这两个不同的复合物来发挥作用。
(1)mTORC1:通过磷酸化激活p70S6K激酶和抑制4EBP1,能够增强蛋白质合成并支持细胞代谢需求,从而支持细胞存活。由TSC1、TSC2和TBC1D7组成的TSC复合物是mTORC1的关键负调控因子,其将Rheb维持在GDP结合的非活性状态,从而抑制mTORC1。在正常细胞中,生长因子激活 PI3K/AKT信号通路,促使AKT磷酸化TSC2,使其脱离溶酶体膜,解除对Rheb的抑制作用;Rheb随之与GTP结合转为活性状态,进而激活溶酶体膜上的mTORC1,促进细胞生长、抑制凋亡。在癌症中,该通路异常激活会导致mTORC1持续活化,驱动肿瘤增殖、转移与代谢重编程。
图8. PI3K/AKT通过TSC复合物调节mTORC1活性,抑制细胞凋亡[4]
(2)mTORC2:PI3K/AKT/mTORC2轴在抗细胞凋亡中也发挥着核心作用。与mTORC1不同,mTORC2与PI3K/AKT信号之间存在密切的正向和反向调控机制:
mTORC2可磷酸化AKT中HD结构域的Ser473,与PDK1协同激活AKT,增强PI3K/AKT信号的抗凋亡功能。
mTORC1下游的p70S6K可抑制mTORC2的活性,形成对PI3K/AKT信号的负反馈调节,防止AKT过度激活,维持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平衡。
5. PI3K/AKT/ GSK-3信号
GSK3是最早发现的AKT底物之一,在哺乳动物中具有GSK3α和GSK3β两种亚型,它们广泛参与细胞增殖、分化、凋亡、代谢及转录调控等多种生理过程。GSK3通过调控多种转录因子、凋亡相关蛋白及信号通路,促进细胞凋亡的发生。例如GSK3通过磷酸化作用抑制Wnt/β-catenin信号通路、降低抗凋亡蛋白MCL-1的稳定性、激活Caspase-9以诱导凋亡小体的形成,促进细胞凋亡。有趣的是,GSK3可磷酸化FoxO3a的非AKT靶点,促进FoxO3a核转位,增强其转录活性,诱导促凋亡蛋白PUMA的表达,进而诱导细胞凋亡[6]。而PI3K/AKT 信号通过磷酸化GSK3α的Ser21和GSK3β的Ser9,抑制它们的活性,从而阻断其促凋亡功能。
图9.PI3K/AKT介导GSK3磷酸化参与细胞凋亡调控[4]
6. PI3K/AKT/p53信号
p53是一种经典的肿瘤抑制蛋白,属于TP53基因编码的转录因子家族。通常情况下,p53与MDM2结合并被泛素化降解,以非活性的形式存在,但当细胞遭受DNA损伤、氧化应激等信号激活p53上游激酶时,p53的相应Ser/Thr残基磷酸化,解除其与MDM2结合,稳定p53并激活其转录功能。活化的p53可激活Bax、PUMA、Bim、Fas、Fasl等促凋亡基因的表达;也可转移至线粒体,与抗凋亡蛋白Bcl-2 结合,解除其对Bax/Bak的抑制,诱导凋亡[7]。PI3K/AKT信号则可通过多种途径降低p53的水平和活性,抑制细胞凋亡:
(1)PI3K/AKT磷酸化MDM2,增强其核定位并与p53结合,促进p53泛素化和蛋白酶体降解,抑制凋亡。
(2)GSK-3β可磷酸化p53的Ser37位点,增强其与DNA结合能力;同时磷酸化Tip60,促进p53的K120乙酰化,稳定p53并激活其转录功能;而PI3K/AKT则通过磷酸化GSK-3β的Ser9使其失活,抑制上述过程,从而降低p53活性。
(3)PI3K/AKT也可以直接磷酸化p53的Ser392位点,促进其胞质滞留,减少核内p53的水平。
图10.PI3K/AKT/p53信号环路及其参与细胞凋亡调控[8]
综上所述,PI3K/AKT信号通路是细胞维持生存、抵御凋亡的关键枢纽。它通过多层次、多靶点的精密调控网络,维持细胞存活与凋亡的动态平衡。理解PI3K/AKT信号通路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,不仅可深化我们对决定细胞的命运机制的认识,也为开发靶向该通路的疾病治疗策略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。
1066vip威尼斯生物专营病毒包装十余载,建立了庞大的基因研究现货工具库,现可提供PI3K/AKT信号通路相关的家族基因研究的相关产品,也可定制靶向特异性组织或细胞的基因调控工具,包括慢病毒(Lentivirus, LV)、腺病毒(Adenovirus, AD)、腺相关病毒(Adeno-associated-virus, AAV)以及质粒等,如有技术或产品需求,欢迎随时咨询1066vip威尼斯生物微信公众号或拨打官网技术服务热线:400-092-0065。本期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,下期我们将会继续分享细胞凋亡相关的基因家族,敬请关注。
表1. 1066vip威尼斯生物PI3K/AKT相关产品现货
参考文献
[1]. Fox, M., H.R. Mott, and D. Owen. Class IA PI3K regulatory subunits: p110-independent roles and structures. Biochem Soc Trans, 2020, 48(4): 1397-1417.
[2]. Fruman, D.A., H. Chiu, B.D. Hopkins, et al. The PI3K Pathway in Human Disease. Cell, 2017, 170(4): 605-635.
[3]. Matheny, R.W., Jr. and M.L. Adamo. Current perspectives on AKT AKT-ivation and AKT-ions. Exp Biol Med (Maywood), 2009, 234(11): 1264-70.
[4]. Glaviano, A., A.S.C. Foo, H.Y. Lam, et al. PI3K/AKT/mTOR signaling transduction pathway and targeted therapies in cancer. Mol Cancer, 2023, 22(1): 138.
[5]. Duronio, V. The life of a cell: apoptosis regulation by the PI3K/PKB pathway. Biochem J, 2008, 415(3): 333-44.
[6]. Schubert, F., J. Rapp, P. Brauns-Schubert, et al. Requirement of GSK-3 for PUMA induction upon loss of pro-survival PI3K signaling. Cell Death Dis, 2018, 9(5): 470.
[7]. Qiu, W., B. Leibowitz, L. Zhang, et al. Growth factors protect intestinal stem cells from radiation-induced apoptosis by suppressing PUMA through the PI3K/AKT/p53 axis. Oncogene, 2010, 29(11): 1622-32.
[8]. Yong Liao, M.-C.H. Physiological regulation of AKT activity and stability. Am J Transl Res, 2010, 2(1): 24.
查看更多
查看更多
查看更多
联系我们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