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看更多
扫码关注我们
了解更多信息
qPCR的定义和原理:
传统PCR技术能够对特定DNA片段进行指数扩增,其扩增产物可通过凝胶电泳进行定性分析,或借助放射性核素标记结合光密度扫描实现定量分析。然而,上述方法均局限于对PCR终产物的检测,无法反映扩增起始时的模板数量。为满足对起始模板精确定量的需求,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应运而生。
实时荧光定量PCR(quantitative real-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,qPCR)是对传统PCR技术的革新。该技术将荧光标记与PCR扩增过程相结合,利用专用仪器对累积荧光信号进行实时追踪。由于每个循环的荧光信号强度与该时刻的DNA扩增产物量成正比,通过分析达到设定荧光阈值所需的循环数(Ct值),即可依据定量关系模型,准确计算出起始模板的浓度。
原理:
通过重复变性-退火-延伸循环(通常25 ~40次),目标DNA呈指数级扩增:
①变性:高温(94~98℃)使双链DNA解离为单链
②退火:降温至50~65℃,荧光探针/染料特异性结合目标DNA序列。
③延伸:耐高温DNA聚合酶(如Taq酶)在72 ℃催化核苷酸延伸,合成新链。
通过荧光标记实时追踪扩增产物量:
① 染料法:如SYBR Green,非特异性结合双链DNA,荧光强度与产物量成正比。
② 探针法:如TaqMan探针,含报告基团和淬灭基团,扩增时探针水解,荧光释放。
常见荧光标记物:
SYBR Green I (性价比之王)
SYBR Green I是一种广泛使用的qPCR荧光染料,其工作原理是与所有双链DNA(dsDNA)的双螺旋小沟区域结合。该染料在游离状态下荧光微弱,一旦与dsDNA结合,荧光强度便会显著提升,且增强的荧光信号与体系中的dsDNA总量成正比,从而实现定量检测。
• 原理:嵌入DNA双链发荧光
• 优点:便宜、通用性强
• 缺点:易非特异性结合
• 适用:快速筛查/初实验
TaqMan探针(精准狙击手)
TaqMan探针是一种5'端带荧光报告基团(R)、3'端带淬灭基团(Q)的双标记探针。其定量原理基于FRET效应:在完整状态下,Q基团会淬灭R基团的荧光;当探针与靶序列杂交后,Taq酶的5'→3'外切酶活性会在PCR延伸过程中将其水解,使R与Q分离,随之释放荧光。该荧光信号与扩增产物量成正比,借此可实现实时定量。
• 原理:探针水解后释放荧光
• 优点:特异性超高
• 缺点:设计复杂、成本高
• 适用:临床诊断/多基因并行检测
分子信标(智能开关型)
分子信标(molecular beacon)是一种茎环结构的双标记寡核苷酸探针。其两端的荧光基团与淬灭基团在自然状态下因结构折叠而相互靠近,导致荧光被淬灭。当探针与靶模板结合时,其构象由茎环结构转变为线性杂交状态,致使两基团分离,继而释放出荧光信号。
• 原理:茎环结构靶标结合后发光
• 优点:信噪比优异
• 缺点:合成难度大
• 适用:突变检测/病原体分型
查看更多
查看更多
查看更多
联系我们
返回顶部